
大翅型(生殖型)
-
大翅型或有翅型
-
當於春夏之時,會於雨後天氣悶熱的傍晚群群飛出巢外(飛出後即使不碰翅膀也會很快掉落),少數會互相交配(其餘被鳥、捕食性昆蟲、青蛙等動物吃掉),會肩負起繁殖後代的使命,找到合適居住地,便建立一個新蟻群,牠倆亦成為蟻王、蟻后。


蟻王、蟻后
-
蟻王、蟻后是整個白蟻群體的最高領導者,工作只有一個,就是互相交配後繁殖後代。
蟻后會不斷產卵(速度可快至一秒一隻),體重比工蟻重幾千倍,長約2至4寸,壽命亦是眾蟻之最,可達數年。
蟻王會不斷為卵受精,每群一隻。

工蟻
-
工蟻
-
數量最多,工作也最多最繁雜:築巢、掘道、修路、培菌、採食、清掃、開路、餵養同巢夥伴等,甚至於無兵蟻種中,擔當禦敵重任。某些低等白蟻類(如巨白蟻)當巢中白蟻數過多時,少部份工蟻會變為有翅型,飛出建造新巢。
白蟻防治
白蟻,等翅目,坊間俗稱大水蟻(因為通常在下雨前出現,因此得名),可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常找到牠們的蹤跡。
雖然牠們體型很小,對人類的危害卻很大。牠們以木材纖維為美食,會蛀壞房屋、橋樑、家具、地板、森林等,因為牠們強大的破壞力,所以被廣東人稱之為「無牙老虎」
在每年四月至九月間,大群白蟻集體飛出巢穴追逐(颱風或大雨來臨之前)雌雄配對後,迅速地脫落翅膀,開始在適當場所或地下 ,以其唾液及排泄物混以泥土作坑道或築巢。
白蟻的危害:
在台灣有許多木製住家,木製物品常遭受白蟻侵蝕,令建築物易塌、鐵路枕木減低壽命,因此普遍被認是一大害蟲。
白蟻防治方法 :
然而建築結構及裝潢複雜常導致部份盲點,縱使使用高精密之探測器材亦無法完全防治。充其量只能建構白蟻阻隔帶,避免白蟻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區域 。所以需輔以後續追蹤補強才能避免白蟻侵擾與破壞,這也就是為什麼長年以來白蟻防治需開立保固證書的原因。

兵蟻
-
兵蟻
-
為褐色,有性別但不能生殖,數量較工蟻稍少,負責守衛家園,頭部長且高度骨化,上顎發達,但用於對抗外敵、堵塞道路等工作而不能進食,需由工蟻餵食。可在蟻群重要部位找到牠們,如蟻巢、主要蟻道。再細分為兩類:大顎型兵蟻、象鼻型兵蟻。
大顎型兵蟻上顎像一把雙齒的大叉。
象鼻型兵蟻頭部則延伸成象鼻狀,對敵時,會噴出膠質分泌物塗抹敵害。